排序 |
條目名稱(可選查閱方式:隨機 熱門 推薦) |
訪問次數 |
簡介 |
1 |
TASCHEN Books
|
|
TASCHEN(塔森出版)由 Benedikt Taschen 于1980年在德國科隆創立,最初始為一家小型漫畫書店,經過多年發展,TASCHEN 已經成長為一家集出版和銷售的全球性藝術書籍出版商,總部位于德國科隆和美國洛杉磯,并在柏林,香港,倫敦,馬德里,米蘭,紐約和巴黎設有辦事處。TASCHEN 在 繪畫、攝影、設計、建筑、電影等領域成就卓越,尤其為紀念25周年推出的“Special Price”系列書籍 —— 涵蓋 莫奈、梵高、康定斯基、弗里達、庫布里克 等大家而風靡全球! |
2 |
Thames & Hudson
|
|
Thames&Hudson 由 Walter 和 Eva Neurath 于1949年在倫敦創立。他們的出發點是創立一個:“無國界、無區域、無邊界的博物館”,將大量全球領先且頂級的藝術家和專業學者的研究成果與讀者分享,公司名稱“泰晤士與哈德森”代表倫敦和紐約,其品牌標識是兩只互動的海豚,示意新世界和舊世界之間的關聯。時至今日,Thames&Hudson 然仍是一個家族企業,在墨爾本,新加坡、香港、巴黎設有子公司。已經出版超過2000冊專業書籍,在 藝術,建筑,設計,攝影,時尚,電影和音樂,以及考古學,歷史和流行文化 等領域獨樹一幟而引領全球。 |
3 |
PHAIDON
|
|
PHAIDON(菲登出版社)旗下的在線書店,PHAIDON 于1923年由 Bela Horovitz 博士和 Ludwig Goldscheider 創立于維也納,二戰時期迫于戰爭搬至英國,目前在倫敦和紐約設置聯合總部,在巴黎、馬德里、東京、巴塞羅那、比利時設有分社。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創意藝術和設計出版商,PHAIDON 出版的、且引領全球的專業書籍超過了1500冊!PHAIDON 以高質量的書籍內容和印制工藝品質聞名遐邇,在藝術、攝影、設計、建筑、烹飪等專業領域盛名世界,PHAIDON 在20世紀80年代經歷了衰退時期頻臨倒閉,1990年企業家 Richard Schlagman 全資收購并經過管理結構治理后開始恢復繁榮,2012年10月,PHAIDON 被 Leon 和 Debra Black 及其家人收購,將出版的專業范疇進一步拓寬。 |
4 |
蔦屋書店
★
|
|
蔦屋書店 是日本知名企業家 増田 宗昭 于1982年所創 Culture Convenience Club 株式會社(CCC)的旗下生活方式體驗店之一,1983年在大阪府枚方市創立"蔦屋書店枚方店"第一家店后,經多年發展,2011年開業的東京 代官山 蔦屋書店 使“蔦屋書店”品牌在全球名聲大振!起因為 著名設計師 Klein Dytham 創立了“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 / T-SITE)”大寫字母T的設計概念后,被他應用到多家“蔦屋書店”的建筑體之中,隨后,代官山 蔦屋書店 被評為“全世界最美的20家書店”之一,蔦屋書店 目前在東京、大阪等城市開設有超過數十家店鋪。CCC 旗下還有 CCC設計公司、株式會社TSUTAYA、Culture Entertainment株式會社 和 CCC MARKETING株式會社 等企業。 |
5 |
榮寶齋
|
|
榮寶齋前身“松竹齋”,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1894年更名為榮寶齋,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雅意得名,至今300余年。1950年公私合營,“榮寶齋新記”掛牌,1952年榮寶齋成為國有企業,并以郭沫若題詞墨跡“榮寶齋”為標準商號字樣沿用至今。新記6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榮寶齋在市場經濟的磨礪中,逐漸轉型為集書畫經營、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裝裱修復、拍賣典當、出版印刷、展覽展示、教育培訓、茶文化、進出口貿易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企業,擁有“木版水印”和“裝裱修復”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現隸屬于中國出版集團公司。 |
6 |
Strand Book Store
★
|
|
坐落于紐約曼哈頓鬧市區的 Strand 書店,被譽為全球最大的二手書店。1927年,年僅25歲的閱讀愛好者 Ben Bass(本·巴斯)懷揣創業夢想,他用自己的300美元和從朋友處借來的300美元在被稱為“書店一條街”的紐約第四大道創辦了 Strand 書店。書店的名稱來自英國的一古老的本文學雜志。這家久負盛名的書店,如今已是紐約的文化地標之一,收藏有大量新、舊及珍稀圖書,將這些圖書擺放在一起足有18英里長。此外,店內還收藏有許多絕版書籍。 |
7 |
中國圖書網
|
|
中國圖書網創辦于1998年,隸屬于北京英典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目前是中國最大的圖書尾貨網上書店,相當于圖書行業的“奧特萊斯”。中國圖書網以銷售精選的、過去2-20年出版的圖書為主要特色,所選圖書品位高,價格低,且其中部分圖書在其他平臺很難買到,深受知識分子喜愛,主要讀者群體為有一定文化修養的愛書人,也是中國最愛書,而且最懂書的一個群體,他們是中圖網的鐵粉,具體表現為大學生以及文化、藝術、教育、醫療、銀行、科研、政府機關等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 |
8 |
MUJI 無印良品
|
|
1980年 MUJI 無印良品 誕生于日本,主推服裝、生活雜貨、食品等各類優質商品。無印良品 是指“沒有名字的優良商品”(MUJI | 無印良品 品牌名稱由 創始人 堤清二 好友,設計大師 田中一光 提出并創立)。無印良品 自始至終堅持3個基本原則。1.精選材質,2.修改工序,3.簡化包裝."從極致合理的生產工序中誕生的商品非常簡潔,但就風格而言卻并非極簡主義。就如“空容器”一樣。正因為其單純、空白,所以那里才誕生了能夠容納所有人思想的終極的自由性。 |
9 |
方所
|
|
方所 典出南朝梁代文學家蕭統“定是常住,便成方所”。有『例外』服飾投資創立,以當代生活審美為核心,涵蓋書籍、美學生活品、植物、服飾、展 覽空間、文化講座與咖啡的公共文化空間。期許作為思想匯集者、美學生活重構者、公共文化空間策劃者, 將一個創造性的生活實驗空間帶給城市,成為匯集人潮、激蕩思 想的多元素發表平臺,并開創一種富有生命力的新城市生活模式。目前在廣州、成都、重慶、青島、上海(衡山·和集)擁有大型體驗場所。 |
10 |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
|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是一家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出版機構。 1932年7月鄒韜奮先生在上海創辦生活書店,1948年生活書店與成立于20世紀30年代的讀書出版社、新知書店在香港合并成立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1951年三聯書店并入人民出版社作為其副牌。1986年1月正式恢復獨立建制。1996年1月,三聯書店遷入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營業。2002年4月三聯書店劃歸中國出版集團公司,2010年7月隨中國出版集團公司改制為企業,現為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目前旗下有學術出版分社、文化出版分社、綜合出版分社、大眾出版分社、專題出版分社、信息技術與數字出版部六個出版部門;《讀書》、《三聯生活周刊》、《愛樂》和《新知》四種期刊;北京三聯韜奮書店、三聯書店(上海)有限公司、三聯時空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等分支機構。 |
11 |
孔夫子舊書網
★
|
|
孔夫子舊書網創建于2002年,是全球最大的中文舊書網上交易平臺,是傳統的舊書行業結合互聯網而搭建的C2C平臺,是C2C的精準細分市場,目前以古舊書為最大特色。 孔夫子舊書網特點:“珍本云集”、“書全價廉”和“不可替代性”。所謂“珍本云集”,是指大量的極具收藏價值的古舊珍本(明清、民國古籍善本,珍本期刊,名人墨跡,民國珍本,絕版書等)在孔網展示、交易,并且吸引了大量的學者、研究人員和藏書人長時間在線關注并參與。所謂“書全價廉”,是指網站展示的圖書多達2000多萬種,而且,因為舊書,所以價廉。這兩大特色讓孔網同時贏得了普通購書人和學術研究人員兩大客戶群的青睞,形成了遠高于其他圖書銷售網站的用戶忠誠度。所謂“不可替代性”,是指在孔網銷售的舊書中有20-40%,近幾百萬種是其他任何渠道無法買到的,因此孔網買書、賣書的渠道具有不可替代性。 |
12 |
Unit Editions
★
|
|
Unit Editions 是始創于2010年,位于英國倫敦的獨立出版機構,同時提供高品質的設計、圖形類專業圖書在線現售服務。Unit Editions 三位創始人 Tony Brook,Patricia Finegan(Spin)和 Adrian Shaughnessy 均為 AGI 會員,Unit Editions 出版過的書籍包括 Lance Wyman(蘭斯·維曼),Paula Scher(薛.博蘭)等設計大師的專著。 |
13 |
PANTONE
★
|
|
1963年,Pantone 公司的創始人 Lawrence Herbert 開發了一種革新性的色彩系統,可以進行色彩的識別、配比、和交流,從而解決有關在製圖行業製造精確色彩配比的問題。他意識到每個人對同一光譜見解各不相同而帶來了潘通配色系統(PANTONE MATCHING SYSTEM)的革新,該系統是一冊扇形格式的標準色。 45多年來,潘通已經將其配色系統延伸到色彩佔有重要地位的各行各業,如數碼技術、紡織、塑膠、建筑和室內裝飾及涂料等。它將繼續為各行業開發色彩交流工具,大膽地採用新式數碼技術來滿足設計和生產專業人士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