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
條目名稱(可選查閱方式:隨機 熱門 推薦) |
訪問次數 |
簡介 |
1 |
DIA Studio
|
|
在設計、藝術、食物、建筑、文化等方面有著良好的品味的 DIA 是一間跨領域的混合創意工作室,善于研究動態標識和排版系統,在紐約和瑞士日內瓦設有辦公室,2007年由AGI成員 Mitch Paone 和 Meg Donohoe 聯合創建。DIA 開發了一種新的方法來設計識別系統,其中動態是基礎,創意工具則是伴隨著品牌準則,服務的客戶包括 Apple、Balenciaga、A-Trak、Saint Laurent、Squarespace、Nike 等著名品牌。此外,創始人之一 Mitch Paone 是日內瓦藝術與設計學院(HEAD - Genève)媒體設計專業的碩士導師。 |
2 |
Easywith (Seoul)
|
|
EasyWith是創建“新媒體互動內容和互動數字平臺”的數字零售服務商。自2006年成立以來,先后承接了100多個韓國國內和國外項目,并以其專業性得到了認可。通過六個按職能劃分的團隊之間的密切協作、系統實施各類高級內容,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創新的服務體驗,從而在多媒體領域獲得了專業性的贊譽,獲得的國際獎項超過100件次。 |
3 |
Whatever Inc.
|
|
Whatever 是新生代混合創意機構,2018年創意投資人 富永勇亮(Yusuke Tominaga)聯合著名Mixed創意機構 PARTY 創始人之一 川村真司(Masashi Kawamura)整合 PARTY New York 而創立了 Whatever。Whatever 沒有具體定位,積極思考與實踐各種嘗試,為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及樂趣。提供品牌塑造、廣告及電視節目制作、產品設計、新事業開發、圖形設計和視覺藝術等多領域的服務,運用創意思考來創造多元的內容 (Content) 及解決方案 (Solution)。在東京、紐約、臺北以及柏林擁有據點,以世界為舞臺,跨越文化與語言的藩籬,實現多元的創作。 |
4 |
DROGA5
|
|
獲獎無數、聞名遐邇的創意熱店DROGA5雨2006年由David Droga在紐約創立。David Droga是位傳奇的澳大利亞人。19歲開始廣告文案生涯,23歲成為創意總監。2002年,34歲的他成為陽獅環球廣告歷史上第一任全球創意總監,被《廣告時代》評為“2002年度全球頂尖創意總監”...Droga說,他以他母親用來給他的衣服縫制的標簽名字來命名這家機構(他是六個孩子中的第五個,他的母親在孩子們的衣服上根據出生順序縫制標簽)。2008年,Droga5在David Droga的祖國澳大利亞悉尼開設了第二家辦事處;2015年9月,Droga5將重心轉向歐洲市場,并在2013年開設了倫敦辦事處,該辦事處于2015年9月關閉。2013年7月,William Morris Endeavor宣布對Droga5進行了少數股權投資。據《紐約時報》報道,"兩家公司的高管表示,雙方的合作關系將使他們能夠通過結合各自大量的廣告和娛樂資源,創造出更多品牌支持的內容。"Droga5的紐約辦公室于2014年遷至華爾街。2019年4月,Droga5被著名咨詢公司埃森哲收購。 |
5 |
AKQA Group
|
|
AKQA是WPP旗下的數字設計和傳播機構。1994年在倫敦成立,并通過與美國和新加坡的代理機構合并,于2001年向國際擴展。在2012年被WPP收購之前,一直是獨立機構。最初,該公司專注于技術和數字項目,后來將其重點擴展到產品和空間設計等服務的設計和創新。2020年WPP將旗下的創意機構Grey(葛瑞)與數字營銷機構AKQA正式合并,二者將共同成立AKQA Group。合并后的AKQA集團將在媒體、娛樂和技術領域以及包裝產品、醫療保健和金融服務領域擁有專業知識。隨著人們對數字轉型和技術驅動能力的需求不斷上升,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創意解決方案公司,這一組合將為客戶創造一個強大的新主。AKQA在過去十年中贏得了600座戛納獎,One Show Awards和Cannes Lions Awards拉丁美洲最具創意機構獎,并榮獲英國女王企業創新獎等。 |
6 |
d'strict
|
|
韓國著名數字藝術創作團隊,d'strict 自2004年成立以來,其核心業務已隨著數字媒體技術的變化而變化。d'strict 通過使用數字媒體技術創建內容來設計創新的基于空間的用戶體驗(UX)。2012年創造了全球首個數字主題公園“ LIVE PARK”,在全球業界引起轟動,該主題公園針對娛樂內容新概念(IP )材料開展實現空間的“數字主題公園”業務和為高端房地產和品牌提供創新的空間體驗的“數字體驗設計”業務。d'strict 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基于對各種數字媒體技術的理解和內容創建能力。 并具例如藝術指導,視覺設計,視頻設計,空間設計,系統設計,軟件開發等頂級創作能力。d'strict 于2015年在中國設立子公司,隨后在日本、美國等地開設了辦公室。 |
7 |
Sila Sveta
|
|
Sila Sveta是位于莫斯科和洛杉磯的概念設計與交互媒體公司。 Sila Sveta在俄語中意為“光的力量”,由Alexander Us和Alexey Rozov于2008年在莫斯科創立,現在已有超過70名團隊成員,旨在創造魔法般的身臨其境的數字體驗。業務范圍囊括概念設計、互動裝置、大型活動、藝術項目、多媒體內容制作和軟件開發。Sila Sveta在投影系統、照明設備和沉浸式可視化等領域是專業的技術供應商。他們的作品包括沉浸式數字體驗項目、VR項目和室外3D投影測繪項目等;例如Coachella音樂節的舞臺設計,以及休斯頓太空中心的“火星任務”等大型博物館裝置。他們利用高端技術將舞蹈表演變成夢幻般的場景(2016年的“美國達人”獲獎的“懸浮”作品)。該工作室也不斷嘗試燈光技術的新運用,并與包括奧迪、寶馬、松下、三星等全球一線品牌進行合作。 |
8 |
Framestore
★
|
|
Framestore 是一家多次獲得奧斯卡獎項的數字創意機構,Mike McGee 于1986年在倫敦與四位有遠見卓識的同伴聯合創立了 Framestore。作為影視特效的巨頭, Framestore負責特效的《黃金羅盤》贏得了2008年的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在2009年靠《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再次獲得提名。中國觀眾熟悉的《哈利•波特與鳳凰社》《阿凡達》《神奇動物在哪里》《銀翼殺手2049》《神奇博士》以及帕丁熊系列都是Framestore參與制作特效的影片。作為靈魂人物 Mike McGee 長期擔FRAMESTORE首席創意官,他作為導演以及視覺特效總監基于他對視覺特效的出眾把控,曾負責電影《魔法保姆麥克菲》以及BBC大受好評的《與恐龍同行》紀錄片特效。Mike在視覺特效領域獲得業界的贊賞,他還負責過Gucci和Google的VR體驗開發;獲得三個艾美獎的視覺特效獎項。 |
9 |
teamLab
|
|
teamLab于2001年開始組建,是一個協作及跨學科創意團體,集結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藝術家、電腦程式編寫員、工程師、電腦動畫師、數學家、建筑師、網頁和平面設計師與編輯。他們將自己稱作為“超科技者”,旨在實現藝術、科學、科技和創意之間的平衡。teamLab的主要展覽包括:PACE LONDON的“teamLab: Transcending Boundaries”; 東京的“DMM.PLANETS Art by teamLab”, “teamLab: Living Digital Space and Future Parks”, Pace Art + Technology,加利福尼亞;意大利米蘭的“Expo Milano 2015”等。近期,teamLab也將在中國北京舉辦一場展覽。 |
10 |
FIELD.IO
★
|
|
2008年,英國首屈一指的圖形視覺藝術家和數字設計師 馬庫斯·溫特(Marcus Wendt)與 薇拉·瑪麗亞·格拉恩(Vera-Maria Glahn)在倫敦創建了 FIELD.io 工作室,致力于運用尖端前沿數字技術、動態視覺語言、跨媒介概念,創造具有革命性、沉浸式全新視聽體驗的獨立或商業藝術作品。FIELD 工作室與全球最優質的品牌和文化機構合作,創作跨界動態影像、交互體驗、基于屏幕和動力裝置的作品,帶給觀者一次次不同凡響的極致體驗?蛻舭 IBM、微軟、蘋果、三星、華為、ZHA建筑師、耐克、大英圖書館、倫敦博物館、豐田汽車、通用電氣、德意志銀行、宜家等。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展覽、藝術節展出。 |
11 |
MediaMonks
|
|
MediaMonks 是一家富有創意的數字制作公司,主要生產網站,游戲和電影,以滿足廣告代理商的需求。該公司成立于2001年,總部位于荷蘭希爾弗瑟姆。從創意活動和內容到定制開發和設計,MediaMonks 在創意與技術的交匯點之上,在折線之下工作。一支由1500多名跨領域交叉的團隊迄今已生產131部戛納獅子獎和250多個FWA獎。在舊金山,洛杉磯,山景城,桑德波因特,多倫多,紐約,墨西哥城,布宜諾斯艾利斯,圣保羅,都柏林,倫敦,阿姆斯特丹,開普敦,莫斯科,孟買,班加羅爾,新加坡,上海,悉尼,墨爾本和奧克蘭都能找到 MediaMonks。 |
12 |
Stink Studios
|
|
Stink Studios 是一家全球性創意工作室,在倫敦,紐約,洛杉磯,巴黎,上海,柏林和圣保羅設有辦事處。該公司隸屬于Stink集團,Stink 由 Stink Films 和 Stink Studios 組成,Stink 是廣告,技術和娛樂方面的全球創意網絡。Stink Studios 始創于2009年的倫敦,借助于非排班式內容創建方法,采取了另一條通往質量和工藝的途徑,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受好評的創意工作室之一。 |
13 |
Works Collective
|
|
2015年,著名創意人 Nate Morley 從 72andSunny 創意總監職位辭職后創建了 Works Collective,Nate Morley 在著名創意公司 72andSunny 擔任創意總監前,曾是 Nike 的品牌總監和全球運營總監。Works Collective 基于 Nate 在客戶端和品牌方面的經驗,部署了專為項目和品牌營銷速度而打造的團隊,這是一種全新的經營戰略,創意和內容解決方案,具有超快,超級迭代和超協作運行。這種方法有助于啟動成功的初創企業并激發標志性品牌的活力,2019年,受洛杉磯2028年奧運會組委會青睞,邀請聯合其他出色創意公司合作,創作了震撼業界的「洛杉磯2028年奧運會」全新視覺形象,其他服務客戶包括:維珍航空,FIFA,三星,紅牛... |
14 |
Huge Inc.
|
|
著名混合體驗品牌創作公司,在世界各地擁有數十間創作辦公室,超過1500名各領域的出色創作人。Huge 從數字、音樂、視頻、圖像等跨領域學科中混合創作,為各類全球性品牌提供創新服務,專注于在所有數字、物理和非物理接觸點上創建無縫品牌體驗。這種統一的品牌體驗可以與用戶建立更加一致,有影響力和有價值的品牌關系。1999年由多位創意人 David Skokna,Sasha Kirovski,Gene Liebel 和 Aaron Shapiro 在紐約布魯克林創立。2010年傳播巨頭IPG投資1000萬美元以幫助Huge在巴西,中國,新加坡和日本設立辦事處,并迅速擴大業務范圍...創立以來,憑借其出色的創作,獲得榮譽無數,包括2012年全美十佳創意代理商,2016年最具創新力創意代理商... |
15 |
Studio Lernert & Sander
|
|
藝術家和電影制作人 Lernert Engelberts (1977) 和 Sander Plug (1969) 以其高概念藝術電影,引人注目的裝置和敏銳的時尚美學而聞名。2007年他們合作成立工作室至今獲得包括米蘭設計獎、荷蘭設計獎、克里奧獎在內不計其數的榮譽!冈谒囆g界他們是藝術家,在廣告界他們是性感商業藝妓」(自我評價)😄可能確實就是他們現狀的。 |
16 |
karlssonwilker inc.
|
|
karlssonwilker 是位于紐約的一家提供全方位設計服務的工作室。由來自冰島的 Hjalti Karlsson 和來自德國的 Jan Wilker 在2000年組成了 Manhattan design studio。再加上另一位設計師后更改成為如今的 karlssonwilker。他們獲到了許多設計獎項,客戶由非牟利文化團體以至全球商業企業。遍布各行各業。karlssonwilker 與有設計意識的客戶合作,提供漸進式的設計方案,包含品牌識別、標識導向系統設計、環境設計、包裝、動畫、信息圖表、網站設計、以及策略和概念指導。 |
17 |
Human Studio
|
|
Human 是一家混合創意機構,自2007年創立以來,在圖形設計,數字和動態影像方面獲得了不俗的成就,作品在歐洲,美國,日本,巴西等國家和地區的博物館、美術館巡展,并出版作品集。服務客戶包括耐克、MTV、蘋果等領先品牌。目前的主力團隊包括Nick Bax,Dan Fleetwood,Chris Hadfield,David Jackson,Michaela Mckone和Abby Hambleton以及Amey Bax。創始人 Nick Bax 曾經是 The Designers Republic (tDR) 重要成員,他也是皇家藝術學會會員和唱片公司聯合創始人。 |
18 |
Watson Design Group, Inc.
|
|
位于洛杉磯,成立于2005年的獨立數字和圖形創意精品店 Watson Design Group 有一大批大名鼎鼎的作品:為好萊塢大片創作的平面視覺和視頻、音頻宣傳物料,如《Sing》,《Despicable Me》,《X-Men》等等,以及總多在One Shonw,CLIO Awards等比賽中獲獎的平面設計創作。Watson Design Group 專注于創新的在線創意開發,項目范圍從無所不包的網絡營銷活動和數字創意、平面圖形視覺創作。 |
19 |
Barrel
|
|
跨領域設計機構 Barrel 在數字藝術、平面圖形、視頻、音頻等創意領域都有所建樹。作為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獨立創意和數字營銷機構,經過多年與KIND Snacks,哥倫比亞大學,Alvin Ailey美國舞蹈劇院,NETGEAR,Barnes&Noble,Peloton,Wanderlust、amazon等各大品牌合作得以加速共同發展,現在洛杉磯、紐約等城市設有辦公室。 |
20 |
Athletics
|
|
Athletics 是一家位于紐約的跨學科創意機構,相信設計和講故事的力量,能感化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在設計和技術的交叉點上,開發產品以使企業文化和商業得以成功。設計師,地下音樂人 Jason Gnewikow 與平面設計師 Matt Owens 2004年在紐約創立了 Athletics,經過多年的發展,陸續吸引了著名創意公司 Wolff Olins 前創意總監 Malcolm Buick,數字技術專家 Jameson Proctor 等成為合伙人。服務的客戶包括 IBM、谷歌、Spring、Aol、普利策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福布斯、企鵝出版、耐克 等。 |
21 |
AREA 17
|
|
AREA 17 是專注于數字化的網絡與移動互動解決方案而非營銷的創意設計和數字互動機構?偛课挥诩~約的,在巴黎設有分部辦公室,2003年由 George Eid 與法國平面設計師和互動設計師 Arnaud Mercier(1972~2011)在紐約創建。自成立以來,AREA 17 已為數百個客戶推出了成功的設計項目。 包括《紐約時報》、《紐約客》的品牌數字化設計和戰略,ESPN 全新數字化品牌系統 和 著名設計公司 Pentagram(五星聯盟 或稱 五角設計)的網站以及APP。 |
22 |
Moment Factory
|
|
憑借視覺藝術的專業背景和對講故事的熱情,2001年 Sakchin Bessette 和 Dominic Audet 創立了 Moment Factory:一家跨領域的媒體和數字藝術創作公司,擅長圍繞著視頻、燈光、建筑、動畫、音效和特效制作打造的沉浸式環境,創造非凡的參觀體驗?偛课挥诿商乩麪,Moment Factory 在洛杉磯、東京、倫敦、紐約和巴黎亦設有辦公室,擁有數百位專業團隊成員。自成立以來,已經做了超過400多場演出與場景打造。服務的客戶包括洛杉磯機場、九寸釘樂團、微軟、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索尼、豐田、巴塞羅那圣家教堂、麥當娜、皇家加勒比等。 |
23 |
Studio Swine
|
|
Studio Swine(Super Wide Interdisciplinary New Explorers)由英國藝術家 Alexander Groves 和日本建筑師 Azusa Murakami 創立于2011年。他們的作品橫跨雕塑,裝置和電影領域,用獨特的方式進行每項工作,利用其獨特的資源和文化,歷史和經濟景觀的本土美學,將詩意般的事物和研究融入沉浸式體驗。糅合嶄新的研究成果設計出令人置身其中的體驗。Studio Swine 對待不同的作品,會根據當地本土文化、歷史及經濟的美學特色及資源,采用截然不同的創作手法。Studio Swine 創作的電影在戛納電影節和世界各地的其他電影節上獲獎,其它作品還在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威尼斯雙年展等平臺中展出。 |
24 |
Method
|
|
Method 創立于1999年,總部在舊金山的戰略設計公司,致力于通過設計有意義的 品牌、數字產品 和 用戶體驗 來增強創造價值和影響的人類體驗。由于企業需要在未知領域的創新,Method 將設計作為戰略工具來了解客戶需求,發現新機會,如為 麥當勞 提供數字全渠道體驗設計,通過新的在線體驗提高觀眾對 舊金山芭蕾舞團 未來的參與度...等等。Method 與母公司 GlobalLogic 一起,在12個國家的30多個城市設有辦公室。 |
25 |
Creuna
|
|
Creuna 是一家領先的客戶體驗機構,涵蓋數字業務和從創意到行動的溝通創意工作,擁有近500名圖形設計、數字藝術和創意策略顧問團隊成員,在奧斯陸,哥本哈根,奧胡斯,斯德哥爾摩,哥德堡和赫爾辛基設有辦事處,2001年始創于奧斯陸,作品在 D&AD、ONE SHOW、挪威國家設計獎 等比賽中多次獲得大獎。 |
26 |
Gretel
|
|
跨領域設計機構 Gretel 于2005年由著名設計師 Greg Hahn 在紐約創建,成立至今已在 AIGA,Clio Awards,D&AD,ADC,TDC 和 艾美獎 等著名創意比賽中獲得最高獎項超過百件次!自學成才的 Greg Hahn 成名于 ADC Young Gun,并擔任過 AIGA 全國理事。富有成效而為復雜的問題提供簡單且引人注目的解決方案的 Gretel 之創作領域包括但不限于 視覺設計、插畫、3D、音頻制作、影視導演和攝影。 |
27 |
Universal Everything
|
|
作為當今世界領先的“視覺、視頻、音效 和 體驗設計 以及 數字藝術”先鋒,Universal Everything 廣受贊譽,其工作室位于英國謝菲爾德,創始人 Matt Pyke 在英國著名設計機構 Designers Republic (tDR) 度過八年(1996-2004)后于2004年創立自己的工作室。如今 Universal Everything 與眾多知名品牌和公司合作,包括 Chanel,AOL,Intel,Nike,Hyundai,Samsung 和 Zaha Hadid,Apple 和 德意志銀行 等,并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創造了著名的動態影像設計。 |
28 |
Johnson Banks (Michael Johnson)
|
|
Michael Johnson(邁克爾·約翰遜)曾在8家創意機構工作過,在倫敦 Wolff Olins、東京電通(Dentsu)擔任過設計師、顧問,和創意總監,曾被三次解雇。 1992年他創立了沒有具體定位的混合設計顧問公司 Johnson Banks。在倫敦,為 科學博物館 創作了新形象,也經常為 維多利亞博物館 和 阿爾伯特博物館 策劃宣傳活動以及全新的設計;曾幫助巴黎著名的維萊特公園重新定位,為菲律賓一個藝術中心、日本一個太空天文臺打造品牌,為著名互聯網品牌 Mozilla 革新了不可思議的混合品牌圖像系統,還完成了 古根海姆博物館 一個全球藝術計劃的品牌設計工作,卡塔爾博物館管理局 也慕名找上門,對了,維珍航空 的品牌視覺形象也出自 Johnson Banks ... Michael Johnson 在世界各地就品牌設計、品牌系統、設計歷史作演講。他包攬了設計界大部分最負盛名的獎項(包括八次獲得D&AD 黃鉛筆獎),有幾十件設計作品被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永久收藏,2003年當選為 D&AD 主席,是 D&AD 成立以來最年輕的主席之一。 |
29 |
Silo
|
|
在品牌,圖形、數字、空間設計和建筑等領域均取得成就的 SILO 總部位于荷蘭海牙,2008年由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創建,包括戰略家,平面圖形設計師,互動/專業人員,程序開發人員,空間和建筑師。SILO 的客戶包括初創企業,劇院,博物館,教育機構和建筑師到政府,制造商,批發商,電子零售商,零售商,媒體和科技公司等。作品在 ADC,D&AD,ADCN Award,Frame Awards,Red Dot Award,European Design Awards 等專業比賽中歷年獲獎超過500件次。 |
30 |
TOLM LLC
|
|
TOLM 是位于愛沙尼亞塔林的一家創作公司,由動作設計 Joosep Volk 和動畫導演 Maido Hollo 聯合創立,TOLM 創立以來獲得了一些相當不錯的獎項,包括 ADC 和 Europe 金獎等。TOLM 是小型的獨立創作機構,主要與影視明星、市場營銷,廣告和設計機構,電視頻道合作。 |
31 |
R/GA Connected by Design
|
|
R/GA 是隸屬于全球五大傳播集團之一 IPG(2001年3月收購)的著名混合創意公司,重視業務轉型、產品/服務創新和突破性的傳播手段。公司在紐約、芝加哥、奧斯汀、舊金山、洛杉磯、波特蘭、倫敦、布加勒斯特、伊斯坦布爾、圣保羅、布宜諾斯艾利斯、悉尼、新加坡和上海設有辦事處。在過去數十年里 R/GA 創始人、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Bob Greenberg 一直都是廣告和傳播行業的先鋒。他領導實現 R/GA 的愿景,公司是財富 500 強公司和全球知名品牌的數字合作伙伴,包括 Nike、Beats by Dre、Unilever、Samsung、Google 和 Johnson & Johnson。Bob 與其兄弟 Richard 在 1977 年創辦了 R/Greenberg Associates (R/GA),當時是一家電影制造公司,Bob 對公司進行了數次改革,從一家一流的電影標題制作公司,到數字工作室,再到一家大型數字創意公司,今天,R/GA 已成為一家提供全面服務的廣告公司、產品與服務創新公司和咨詢公司。Bob 贏得過業內幾乎所有創意大獎,包括奧斯卡獎、D&AD 鉛筆獎和戛納國際創意節獎。他贏得的最著名的獎項包括戛納國際創意節圣馬可終身成就獎、皇家藝術協會授予的名譽皇家工業設計師 (Hon RDI) 頭銜、ANDY 勇氣獎、2007 BDA 終身成就獎、2006 克里奧獎終身成就獎、2003 Cooper-Hewitt 國家信息傳播設計獎和 Chrysler 設計創新獎。在戛納國際廣告節上,他在 2004 年和 2013 年擔任了網絡類獎評審團主席,是 2005 鈦獅獎評審團成員,并在 2010 年擔任鈦獅獎和綜合獎評審團主席。Bob 最近還入選了廣告名人堂和創意名人堂。 |
32 |
Bond & Coyne
|
|
2001年,Mike Bond 與 Martin Coyne 在倫敦創建了 Bond & Coyne,一家以企業戰略為導向的混合設計咨詢公司,Bond & Coyne 沒有具體定位,擅長在 品牌發展與識別、品牌意識和活動、數字品牌和互動 領域進行創新,為客戶創作有影響力的設計是 Bond & Coyne 唯一的信條,近年來在國際營銷會議、D&AD 等專業比賽中收獲頗豐。 |
33 |
Awwwards
★
|
|
Awwwards 是世界上最好的 UI 及 Web設計 作品分享平臺,每年均會在世界不同的城市舉辦大型創意分享會議,從紐約,巴塞羅那和阿姆斯特丹到倫敦,巴黎和洛杉磯,分享活動將數字設計領域的最佳創作機構和思想領袖聯合起來,幫助全球的數字設計專業人士尋找靈感、分享知識和傳授經驗。Awwwards 從關注設計趨勢的角度收納呈現流行的、受歡迎的 UI、Web設計 趨勢,它最大的特色在于建立了一個多維度的評分體系,注冊用戶可以對每一個作品進行評分,包括設計、實用性、創意、內容四個方面,它對用戶也有評級機制,資質越高的用戶打分越靠前顯示,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
34 |
Mother New York / LA
|
|
Mother 是一家獨立 Mixed 創意公司,始創于1996年,在紐約、洛杉磯、倫敦和布宜諾斯艾利斯設有辦事處。旗下還擁有 Mother Design 和 Mother Made 兩個獨立工作室。Mother多次被媒體評為美國最具創意的公司之一,作為 Mixed 創意公司,Mother 在 廣告、設計、活動、影視、攝影、數字動態、網絡游戲 等領域均有所成就,服務客戶包括 Target,Stella Artois,宜家,Boots 和 可口可樂 等標志性著名品牌。 |
35 |
72andSunny
|
|
72andSunny 由 Wieden + Kennedy 前創意總監 John Boiler 與著名創意人 Glenn Cole 于2004年在洛杉磯共同創立,Glenn Cole 曾擔任過 The One Club 董事會副主席(頂級賽事 ADC 和 OneShow 母公司),72andSunny 沒有具體定位,服務于一切能創意的項目,包括影視、數字媒體、圖形設計、品牌策略等。在洛杉磯,阿姆斯特丹,紐約,悉尼和新加坡等國家/地區設有分部辦公室,服務客戶包括 Adidas,Coors,ESPN,Google,Samsung 等重要全球品牌。 |
36 |
STRICHPUNKT DESIGN
|
|
總部位于德國斯圖加特和柏林的 Strichpunkt 作為歐洲設計傳統的代表之一,在過去數十年來積極開發特色鮮明的品牌視覺系統,并受到多次表彰,Strichpunkt 活躍于設計和科技的交叉領域,在數字、科技、設計中填平不同領域之間的鴻溝,使品牌在每個傳播介質中鮮活而豐滿,為物品賦予全新的設計內涵:手勢、語言、人工智能。除了不計其數的設計比賽獎項,Strichpunkt 還獲得了這些榮譽:HORIZONT 2016年設計機構創意排名第1位;2018年Page排名第4位,HORIZONT 2017年企業形象設計機構銷售額排名第3名... |
37 |
Folch
|
|
Folch 是一間起始于圖形設計,而發展成為在 攝影、品牌戰略咨詢、零售空間、數字、影視制作、導演、藝術指導等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混合設計機構,2004年由 Albert Folch 在巴塞羅創建。Folch 用視覺敘述故事,構建跨領域創作,完善戰略和策略在品牌中的重要作用。Albert Folch 1977年生于西班牙巴塞羅那,畢業于西班牙ESDI設計學院,并曾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學習攝影。 |
38 |
PARTY | Tokyo & New York
★
|
|
PARTY 四位創始人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創意人:伊藤直樹 / Naoki Ito,清水干太 / Qanta Shimizu,中村洋基 / Hiroki Nakamura,川村真司 / Masashi Kawamura,他們獲獎無數,四位創始人均有著名創意公司的多年工作經驗,來自不同領域,2012年,志趣相投的他們合伙創建了 PARTY, 目前在東京和紐約設有辦公室。PARTY 與傳統的創意、設計公司有所不同,專注于設計、現代技術和網絡相結合的創新,PARTY 信賴技術和設計理念完美結合,才能創造出更具深遠意義的作品,服務客戶包括 google、TOYOTA、LV 等著名品牌,服務內容包括品牌傳播,產品,新媒體,視覺設計,空間設計等。PARTY 旨在突破設計、藝術、技術、網絡的界限,信奉「創作是一種挑戰,因為未知,所以創新! |
39 |
Bonsoir Paris
|
|
Bonsoir Paris 是位于巴黎的混合創意和設計實驗室,沒有具體定位,2010年由 Remy Clémente 和 Morgan Maccari 聯合創建,僅僅數人的工作室,服務的客戶卻如雷貫耳,Hermès,Google, Citroen, SMART 盡入囊中!Bonsoir Paris 沒有具體定位,作為藝術指導,他們從事攝影、布景設計、平面設計、交互設計、展覽設計、裝置藝術、雕塑、新媒體等等一切可能的創作。作為實驗室,也沒有固定的研究方向,從平面(2D)到三維(3D)全能發展,探索一切可能的可能。在藝術與設計,藝術與商業中尋求平衡是實驗室最大的樂趣所在,研究并把新材料應用于商業項目中,無論設計,圖像還是新媒介,工作室每個項目都在探索,在挑戰自我的同時,創新一切可創新的事與物。 |
40 |
SNASK AB
|
|
SNASK 于 2007 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創立,創意人 Fredrik Öst 和 Magnus Berg 是原始創始人,不久后 Erik Kockum 作為合作伙伴加入了 SNASK,他們發現創意界充斥著各種常規。不過,他們并非只把品牌名(瑞典語的意思是“糖果、緋聞與污物)做成粉色霓虹燈,就當自己是未來的主宰了。是他們看待世界的民主觀點(建立沒有等級劃分的工作室)使這三個人以及他們的作品脫穎而出。作為瘋狂的創意人,他們的口號是:“當我們需要專業的時候,就非常專業。要搖滾的時候,就特別搖滾! |
41 |
IBM Design
★
|
|
IBM Design 是基于 IBM 龐大的商業帝國而建立的研究性設計機構,擁有上萬名員工,在 奧斯汀、倫敦、都柏林、墨爾本、墨西哥城、紐約、多倫多、上海、馬德里、圣保羅 等地設有辦公室,毫不夸張地說,IBM Design 已經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混合創意和設計機構之一,他們研究的領域橫跨 用戶體驗、產品設計、品牌咨詢、品牌傳播、零售、圖形設計、數字交互設計、聲音及影視創意 等眾多領域,憑借 IBM 雄厚的財力,他們還可以任性的進行非贏利的設計研究。 |
42 |
Google Design
★
|
|
財力雄厚的 Google Design 擁有各領域的科學家及大批的 用戶體驗設計師、攝影師、圖形設計師、產品設計師、互動設計師 等專業人士。除了本職工作之外,他們有更多的資金用于實驗項目,如 Google Design 每年還在 舊金山、紐約、倫敦、東京 等城市舉行 SPAN 大會,該會議短短數年內已躍升為全球最權威的設計和技術大會,每屆均邀請業界權威的 科學家、設計師、建筑師、藝術家、導演 出席并演講。此外,公開數據顯示 Google Design 在2015年至2017年間并購了14家著名獨立設計機構。 |
43 |
Hush Studios
★
|
|
Hush Studios 是位于紐約的一間混合創意機構,同樣,其業務也包含品牌咨詢、品牌傳播、零售、圖形設計、數字交互設計、聲音及影視創意。那么 Hush Studios 到底是不是設計機構?它擁有數十位團隊成員,各有不同的技能:設計、影像、數字媒體、建筑、電影制作和聲音設計等等。 Hush Studios 的前創意總監 Jodi Terwilliger 曾稱,這是一家以技術見長的設計公司。這間創始于2006年的公司位于紐約的開放式倉庫辦公室,客戶包括 Google、微軟、Facebook、Nike、COACH、ExxonMobil 等不同領域的頂尖品牌。合伙人 David Schwarz 認為,Hush Studios 最顯著的特點是冒險式創意,「讓品牌在消費者面前呈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全新創意,加深他們對品牌的印象,這是信息泛濫成災的當下的最好選擇!笵avid Schwarz 強調:「創意不能沒有品位和文化,如果你的創意顯得趣味低級,這是無法接受的!乖 Google 和 Nike 擔任執行創意總監的 Joe Stitzlein 談到 Hush Studios 時這樣評價:「Hush 的作品很美妙,創意讓人感到意外,令人興奮。而且,他們還很好合作! |
44 |
Stefan Beckman Studio
★
|
|
Stefan Beckman Studio 是一家具有顛覆性的創作公司,跨學科的創意項目使他們不是傳統性的設計公司或廣告公司,他們集設計、藝術、廣告于一身,為客戶提供服務時,不單是藝術指導,也是視覺設計顧問加時尚顧問,還擔任攝影顧問角色等,比如提供影視拍攝、后期剪輯、特效等等。Stefan Beckman 還為大型時尚活動提供總體導演服務,比如紐約時裝周...... |